【知识拓展】救援车辆管理规范
药品
1.根据专业特点准备好抢救药品的种类和数量;
2.药品基数与指示卡一致;
3.药品标记醒目,无失效、字迹不清的药品;
4.药品摆放有序,与标签一致。
5.液体:20甘露醇.5碳酸氢钠.林格氏液.葡萄糖5和氯化钠0.9。
物品
1.救援车内物品固定,储存有序。
包括:开口器、压舌板.舌钳.一次性吸氧管.一次性吸痰管.吸氧面罩.吸痰连接管.通气导管.输液器.注射器.棉签.头皮针.胶布.砂轮.止血带.安尔碘.留置针.试管.手电筒.玻璃接头.气管插管.呼吸囊.电插板.剪刀.按需要准备麻醉喉镜等。
2.护士掌握呼吸囊的结构,注意物体的完整性和保养。
3.定点放置抢救物品,保持物品完好率100。
护士每天检查一次救援车,并记录签名,抢救后及时补充。
质量控制护士每周检查一次,并记录签名。护士长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控制。
应急车辆抢救物品管理制度
1.为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,护理人员应做好抢救工作.药品.管理和维护仪器,并熟练使用。
2.救援车辆由专人管理,并定期清洗和检查。
3.急救车.抢救物品.仪器标准整齐,放置在固定位置,不得随意移动到更换位置。
每班人员应熟悉救护车备用药品.物品.仪器的放置位置,能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,使用方法,熟记常用抢救药物的剂量。
4.严格执行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“五定”制度,即定量.定点放置.定专人管理.定期消毒灭菌.定期检查维修,确保使用抢救,不准外借。
5.保持救护车整洁,使用后及时补充。如因药品不足等特殊原因无法补充,应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簿上说明,并报护士长协调解决,确保患者服药。
急救车上的药品标签没有损坏.变质.过期失效;
仪器处于备用状态。
6.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和仪器,设置专门的抢救药品清点登记簿,
标明所有急救药品.仪器名称.剂量.规格.数量.有效期内,账目需要完全一致,每班交接并签全名。
7.实施药品和物品有效期预警制度,设置救护车药品.必要物品清单,表中标明救援车内所有物品.药品名称.基数.生产批号.生产日期.有效日期.灭菌日期.失效日期,护士在检查药品时,如发现即将过期的药品,即在相应位置用笔书写:※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用品时,同样使用这种方法,以提示在有效期前优先使用。
8.储存急救药品的外包装盒应有完整的标签.清楚,药品名称.规格.数量.有效期等应与外包装一致,药品剂量不一致,不允许放在同一盒内。
9.使用急救药品时,应记录在抢救药品记录簿中,并保留空白
安瓿,备查对。
10.补充完整,使用后及时登记,每周清点检查,两人检查。
11.护士长和质量控制员应按时检查救护车交接情况,每周检查一次并签名。
还需要注意:
1.班班交接救护车时,注意检查一次性锁扣是否为双签。.锁扣上的时间是否与救援车辆管理登记簿上的时间一致.一次性锁扣是否锁定根部而不是假锁。
2.每次开救援车,注意“两本一锁致”即抢救车辆管理登记簿+抢救登记本+一次性锁扣,其开启和封锁时间登记一致,并有双签。
3.确保每次更换的一次性锁扣上的号码是连续的,并且登记完好。
4.每次使用救援车内的药物后,抢救后需要及时通知药房,并更换整个急救箱。
5.每个月末,双人需要单独检查救援车辆物品,发现有效期仅为三个月,应立即更换。
6.救援车辆开启后至未上锁的持续时间,不得超过24小时。